

歡迎加入~
我們隨時歡迎大學部、碩士班、博士班學生以及博士後研究員的加入!
如果你對加入我們有興趣,請與研究員直接聯繫。
我們的成員多半來自以下背景 (但不限於) :
1. 主動基礎遙感探測 (師範大學,2025年春季)
先修課程(建議): 線性代數
2. 主動與被動基礎遙感探測 (TIGP-ESS,2023年秋季)
先修課程(建議): 線性代數
3. 合成孔徑雷達統合資料處理 (臺灣大學,2023年春季, 2025年秋季)
先修課程(必要):
主動與被動基礎遙感探測 (或類似課程)
線性代數
程式設計
4. 合成孔徑雷達特論 (TIGP-ESS)
5. 合成孔徑雷達工作坊 (公開活動)
每年冬天(一月或二月)開辦的一週密集課程
1. 2022中研院地球所院區開放影片欣賞-穿雲透雨雷達現:透視地表祕密的合成孔徑雷達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wZGdlenFhvE
2. Performance Study of Landslide Detection Using Multi-Temporal SAR Images (英文發音、中文字幕)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zu6LtISTkig
1. 超越InSAR:雷達環境情資 (最新項目)
在過去三十年中,SAR的主要應用是利用DInSAR(差分干涉)進行變形監測。然而,近
期對環境議題的重視,催生了如ALOS-4、BIOMASS、NISAR和ROSE-L等新的長波長
(L/P波段)任務。這些任務利用其穿透特性來萃取植被和土壤的訊號,這使得農業與林
業的應用重新躍上國際舞台——而這些領域過去在臺灣較少受到重視。本實驗室已開始探
索SAR影像在擷取環境資訊(包括樹木、作物和植被)方面的廣泛應用。這些全新的領域
,正等待年輕世代的更多投入!
相關研究計畫:
2. 利用差分合成孔徑雷達(InSAR)觀測地表變形與模擬
本團隊在高速運算叢集(HPC)上發展各式差分合成孔徑雷達訊號處理的技術,包括短基線
法、永久散射體法與相位連結法等,主要的研究客體為自然災害以及與構造活動相關的變
形。我們也開放HPC給予國內外合作的學者與學生進行使用。
相關研究計畫:
3. 合成孔徑雷達(SAR)與變遷偵測
本團隊開發基於單幅合成孔徑雷達影像的變遷偵測模組GSBA。該模組可計算變遷發生的
貝氏機率,並且可應用於不同的偵測物件,如洪水或山崩等。
相關研究計畫:
4. 活動造山帶中的流頁岩(Mobile Shale)
台灣西南陸上與海底存在許多活動的泥火山,然而這些泥火山的來源區大多無法在現有資
料中進行判讀。本團隊利用工業級震測資料處理軟體Geovation來重處理長支距資料,以
探求流頁岩在地層中的幾何樣貌以及物理特性。
相關研究計畫:
欲瞭解更多,請參考更多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