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當台灣有地震發生時,氣象局會提醒我們,台灣位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交接處,地震是板塊碰撞能量釋放的結果。住在台灣的我們,對於板塊碰撞這個名詞並不陌生。從地球科學家的角度來看,整個台灣島,甚至包括東部海域地區,都可視為這兩個板塊的交界帶。利用現代科技GPS,精密測量分析顯示,蘭嶼和澎湖,這兩個位於台灣東西兩側的島嶼,他們的相對距離每年有明顯而穩定的縮短。相對於澎湖,蘭嶼每年向西北方向前進約8公分。每年8公分的板塊碰撞(地球科學家喜歡說「板塊聚合」),也就是台灣高聳險峻中央山脈的成因,也是台灣地震頻繁的原因。而在台灣板塊交界帶中,花東縱谷可說是交界中的交界。以岩石的成分來說,花東縱谷西側的中央山脈屬於歐亞大陸,而東側的海岸山脈則屬於菲律賓海板塊。GPS地殼變形的測量,顯示花東縱谷兩側每年有約3公分的相對位移。整個板塊聚合每年8公分中,超過三分之一的量是集中在這一個5-10公里寬、150公里長的花東縱谷上。身處於花東縱谷中,你會發現好像位在兩道牆,或是兩個巨人中間的一條狹長谷地上...more